北京时间5月6日凌晨,在英格兰克鲁斯堡剧院举行的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赵心童以18比12战胜威尔士老将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夺得世锦赛冠军的中国乃至亚洲球员。2016年斯诺克世锦赛,丁俊晖拿到的亚军是此前中国选手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
赛后,赵心童和丁俊晖作为两代中国斯诺克领军人物激情互动。赵心童一句“谢谢晖哥当年的坚持与突破”,点出了中国斯诺克运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关键原因:斯诺克在中国,不乏领路人,不乏群众基础。
在无数人为赵心童完成的壮举欢呼时,我脑海中闪现的并不是他的传奇画面——例如,作为历史上首位以业余身份、凭外卡参赛并最终捧杯的球手,赵心童在半决赛第二阶段曾8比0零封斯诺克史上最伟大的天才奥沙利文,决赛中以一边倒的局面击败威廉姆斯,而是一个被岁月尘封已久的画面:1986年,孙麟伯在与格里菲斯的比赛中赢下中国选手在斯诺克中的首局。自此,台球的魅力和台球的意义开始为人知。
彼时,很多中国人还不知道斯诺克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很多中国少年站到街头的台球桌前体验这项运动,其中就有在庙会上观看时髦青少年“捣台球”的我。那时我上初中,兜里经常空空如也,还打不起台球。彼时,社会舆论对“捣台球”尚存争议。很多人认为,叼着烟、穿着喇叭裤“捣台球”“滑旱冰”,是不良少年的标志。没有人能说清楚打台球的意义,更鲜少有人分得清台球的繁复规则,但这并不妨碍街上的露天台球桌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台球太容易让人上瘾,也太接地气了。
我第一次打台球,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军营。那时,部队机关里配备了台球桌,成为军营里一起轰动性的事件。竞技宝JJB注册闲暇时,我们还搞过内部比赛,“黑8”成为我们角逐的目标。那个年代,国内并没有属于我们的中国英雄,传奇人物丁俊晖直到1987年才出生。不过,自1994年广东名将郭华成为国内第一个取得英国职业斯诺克赛事资格的选手后,20世纪90年代的台球热已经很显著。“斯诺克”渐渐取代“捣台球”,成为一个带有神秘感的体育名词。同时期,我在河南、贵州和陕西的偏僻小镇上,也看见过台球桌和台球少年的身影。和卡拉OK一样,这是最时髦、最容易上手的交友和消遣方式,也是它如草木一样在大地“疯长”的原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斯诺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斯诺克在中国的发展史,清晰地显示着“群众心头好”的烙印。它的低廉价格和低门槛一脉相承,它的花式玩法和残酷的规则并行不悖。如今,它已经成为会所、俱乐部、洗浴中心的热门娱乐项目。竞技宝JJB注册但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第一个在街头支起台球桌的人,如果没有一群懵懵懂懂的挥杆少年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项传自英国的绅士运动就很难在国内以草根们热爱的方式普及,丁俊晖、赵心童这样的斯诺克天才就很难获得支持和呵护。
赵心童8岁那一年,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和英国锦标赛上一路闯关,拿下冠军。那一年是有着“中国斯诺克元年”之称的2005年,自此掀起的斯诺克热,至今未消。受到这股热潮影响的,有千千万万个“赵心童”和坚定支持他们的父母。丁俊晖斯诺克学院的营业,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体育天才的诞生,让竞技体育比赛充满了魅力和感染力。但天才不可能时时都有,民间体育热潮的持续涌动,才是推动体育运动向更深远处发展的核心力量。正如街头足球激发出华丽的桑巴足球,民间的乒乓球桌带动了冠军的梦想,中国斯诺克运动在2025年的高歌猛进,也绝非“望天收”的奇迹,而是在经历了艰难摸索、苦苦支撑之后的必有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世锦赛中,共有10位中国球员晋级正赛,6人闯入16强,刷新纪录。而谁能想象,两年前,因涉嫌参与操纵比赛,赵心童等一批中国选手被世界台联禁赛20个月,有的选手就此另谋生路。在这样的至暗时刻,激励中国斯诺克选手逆袭的,正是无数的中国球迷。赵心童的公开道歉,曾赢得了很多球迷的谅解。
业内人士表示,赵心童世锦赛夺冠有望在国内掀起新一轮的台球热。历史检验过的这一规律,毋庸置疑。5月6日,世界名将达赫迪说的一句线万家台球厅,周二你可能预订不到位置”。竞技宝JJB注册以此观之,“赵心童”的背后,是亿万观球者和挥杆者。斯诺克运动在中国民间的体量如此之大,出成绩也就不奇怪了。这样的场景是我们乐见的:民间台球热和职业选手的排名交相辉映,中国力量的茁壮成长强势写入世界斯诺克史。